挑战与数据透视
疫情冲击下的物流行业概况
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中国物流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,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,2020年1-2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1.8%,物流业景气指数(LPI)在2020年2月跌至26.2%的历史低点,远低于50%的荣枯线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完善和复工复产的推进,物流行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。
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2021年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521.6亿吨,同比增长12.3%,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,快递业务量更是逆势增长,2021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083亿件,同比增长29.9%;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332.3亿元,同比增长17.5%,这一数据在2022年继续攀升,全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105.8亿件,同比增长2.1%。
重点地区物流数据案例分析
上海市疫情期间物流数据(2022年3-5月)
2022年3月至5月,上海经历了严峻的疫情考验,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数据,3月1日至5月31日,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006例,无症状感染者547056例,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合计超过2万例(4月13日达到27719例)。
在此背景下,上海市物流系统承受巨大压力,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,2022年4月,上海市快递业务量同比下降83.6%,快递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0.1%,全市日均快递处理量从疫情前的约2000万件骤降至约300万件,京东物流公布的数据显示,其在上海的单日配送订单量从疫情前的约100万单降至最低时的约20万单。
随着保供措施的加强,5月份物流情况有所改善,5月1日至31日,上海市快递业务量环比增长35.2%,达到约4500万件,重点保供企业的日均配送单量恢复至疫情前的60%左右,美团买菜数据显示,5月其在上海的日订单量峰值达到疫情前的2.5倍,配送骑手数量增加约50%。
北京市疫情期间物流数据(2022年11-12月)
2022年11月至12月,北京市面临疫情冲击,北京市卫健委数据显示,11月1日至12月31日,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2786例,无症状感染者156892例,单日新增最高出现在12月11日,达到7846例。
物流方面,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2022年11月,北京市重点监测的物流企业业务量同比下降约15%,但12月环比增长22%,快递业务量在11月同比下降18.7%后,12月环比增长25.3%,美团外卖公布的数据显示,12月其在北京市的日订单量较11月增长约40%,药品配送订单量增长超过300%。
全国物流行业关键指标变化
2020-2022年物流业景气指数(LPI)变化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物流业景气指数显示:
- 2020年2月:26.2%(历史最低)
- 2020年12月:56.9%(恢复至疫情前水平)
- 2021年12月:54.6%
- 2022年4月:43.8%(上海疫情影响)
- 2022年12月:46.0%
社会物流总额变化(万亿元)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:
- 2019年全年:298.0
- 2020年全年:300.1(同比增长0.7%)
- 2021年全年:335.2(同比增长11.7%)
- 2022年全年:347.6(同比增长3.4%)
快递业务量变化(亿件)
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:
- 2019年全年:635.2
- 2020年全年:833.6(同比增长31.2%)
- 2021年全年:1083.0(同比增长29.9%)
- 2022年全年:1105.8(同比增长2.1%)
疫情期间物流成本变化
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疫情期间物流成本显著上升:
- 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.7%,较2019年上升0.4个百分点
- 2021年比率降至14.6%
- 2022年回升至14.7%
具体到运输成本:
- 公路运输成本在2022年4月(上海疫情期间)同比上涨约15%
- 航空货运价格在2020年3月达到峰值,较疫情前上涨300-400%
- 2022年12月,全国整车运输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.3%
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数据
疫情期间,中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应急物流网络,截至2022年底:
- 全国已建成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32个
- 省级应急物流枢纽超过200个
- 应急物流企业从2020年初的500余家增长至2022年底的2000余家
- 2022年应急物流配送时效平均较2020年提升40%
京东物流数据显示,其在2022年建立的"抗疫保供"专项通道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,累计运输医疗和生活物资超过15万吨,顺丰航空在2020-2022年间新增全货机28架,应急运输航班超过1万架次。
数字化物流转型加速
疫情催生了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,相关数据显示:
- 2022年物流企业数字化投入同比增长35%
- 智能仓储面积从2019年的40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8000万平方米
- 物流机器人使用量三年间增长5倍,2022年超过10万台
- 电子面单使用率达到99%,较2019年提升20个百分点
美团无人机配送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底,其在深圳的无人机配送已覆盖8000多个社区,完成真实用户订单超10万单,京东物流的"亚洲一号"智能物流园区数量从2019年的25个增至2022年的43个。
国际物流数据变化
海关总署数据显示:
- 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,同比增长50%
- 2021年国际/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20.2亿件,同比增长14.6%
- 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.11万亿元,同比增长9.8%
航空货运方面:
- 2020年中国民航完成货邮运输量676.6万吨,为2019年的89.8%
- 2021年恢复至731.8万吨(同比增长8.2%)
- 2022年达到607.6万吨(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17.0%)
尽管面临挑战,中国物流行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强大韧性,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,2023年物流行业呈现复苏态势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测,2023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望回升至5-6%,快递业务量将保持10%以上的增速,数字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将成为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