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数据与防控策略
疫情反弹:全球与国内最新态势
2023年冬季,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呈现反弹趋势,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确诊病例的显著增加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10日的一周内,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00万例,较前一周上升了8%,死亡病例达到1.5万例,与前一周基本持平。
在中国境内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每日疫情通报显示,2023年11月1日至12月10日的40天内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58,742例,其中重症病例1,253例,这一数据较2023年夏季的疫情水平有明显上升,表明冬季疫情反弹已成事实。
以北京市为例,2023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的三周时间内,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,856例,平均每日新增约136例,其中朝阳区占比最高,达到32.5%(929例),其次是海淀区(487例,占17.1%)和丰台区(362例,占12.7%),北京市疾控中心分析显示,这波疫情中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系列分支成为主要流行株,占比超过90%。
重点地区疫情数据分析
广东省疫情概况
广东省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中心,近期疫情数据尤为引人关注,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,2023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的一个月内:
- 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,857例,日均新增约429例
- 其中广州市占比最高,达到6,842例(53.2%)
- 深圳市报告3,215例(25.0%)
- 佛山市报告1,287例(10.0%)
- 东莞市报告987例(7.7%)
- 其他地市合计526例(4.1%)
从年龄分布来看:
- 0-17岁患者占比12.3%(1,581例)
- 18-59岁患者占比71.5%(9,193例)
- 60岁及以上患者占比16.2%(2,083例)
重症病例方面,全省共报告重症病例285例,重症率为2.2%,其中8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重症病例的68.4%。
上海市疫情监测数据
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11月数据展示了更为详细的情况:
- 11月1日至30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,724例
- 无症状感染者22,356例(按照现行政策不再公布具体数据)
- 确诊病例中:
- 浦东新区1,287例(34.6%)
- 闵行区529例(14.2%)
- 徐汇区387例(10.4%)
- 静安区362例(9.7%)
- 黄浦区298例(8.0%)
- 其他区合计861例(23.1%)
从传播途径分析:
- 家庭聚集性疫情占比42.3%
- 工作场所传播占比28.7%
- 公共场所传播占比19.5%
- 其他不明原因传播占比9.5%
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,XBB.1.5变异株占比65.3%,XBB.1.16占比22.8%,BQ.1.1占比7.5%,其他变异株合计4.4%。
医院救治能力与资源使用情况
随着疫情反弹,全国医疗资源使用率有所上升,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12月第一周数据显示:
- 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日均达到45.3万人次,较前一周上升15.2%
- 全国重症医学床位使用率为63.8%,较前一周上升8.3个百分点
- 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为58.2%,较前一周上升6.7个百分点
- 全国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总数达到164,257人,其中重症患者8,742人
以疫情较为严重的河北省为例,2023年12月1日至10日:
- 全省发热门诊日均接诊量从11月下旬的2.3万人次上升至3.8万人次,增幅65.2%
- 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从52.1%上升至79.3%
- ICU床位使用率从61.5%上升至85.2%
- 全省累计调用呼吸机1,287台次,较上月同期增加78.5%
药品供应方面,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的需求量显著增加,北京市医药储备中心数据显示,2023年11月全市Paxlovid调配量达到12.5万盒,是10月的3.2倍;阿兹夫定片调配量8.7万瓶,是10月的2.8倍。
国际疫情比较与变异株监测
全球范围内,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10日:
- 美国过去一周新增确诊52.3万例,死亡2,857例
- 日本新增确诊38.6万例,死亡1,362例
- 韩国新增确诊28.5万例,死亡643例
- 德国新增确诊24.8万例,死亡1,287例
- 法国新增确诊21.6万例,死亡985例
从变异株分布看:
- XBB系列变异株占全球流行株的89.7%
- BQ.1系列占比6.3%
- BA.5系列占比2.1%
- 其他变异株合计1.9%
值得关注的是,新型变异株JN.1(BA.2.86.1的子分支)近期在多国检出比例快速上升,欧洲CDC监测数据显示,JN.1在部分国家已占新增病例的15-20%,其传播优势较XBB.1.5高出约15-20%,不过目前尚无证据表明JN.1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。
疫苗接种与免疫保护
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疫苗接种数据显示:
截至2023年12月10日:
-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.9亿剂次
- 全人群全程接种率(2剂次)达到92.3%
- 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89.7%
- 加强免疫接种率(3剂次及以上)78.5%
-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(4剂次)接种率42.3%
针对XBB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已于2023年10月开始接种,国家卫健委通报显示:
- 截至12月10日,全国累计接种含XBB抗原成分的新冠疫苗6,857万剂次
- 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2,387万剂次
- 重点人群(医务人员、养老机构等)接种1,562万剂次
北京市抽样调查显示,接种XBB疫苗后:
- 对XBB.1.5的中和抗体水平较接种前上升12.3倍
- 对XBB.1.16的中和抗体水平上升10.8倍
- 对BQ.1.1的中和抗体水平上升8.7倍
防控建议与公众指引
面对疫情反弹,国家疾控中心专家提出以下建议:
-
重点人群防护:
- 60岁以上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患者、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尽快完成含XBB抗原成分疫苗的接种
- 建议在完成上一剂次接种3-6个月后进行加强免疫
-
日常防护措施:
- 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空间继续坚持佩戴口罩
- 勤洗手、常通风,保持社交距离
- 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检测
-
医疗资源准备:
- 各地应确保发热门诊应开尽开,不得随意停诊
- 加强重症医疗资源储备,确保ICU床位和设备充足
- 做好抗病毒药物、中药、解热镇痛药等药品供应保障
-
疫情监测预警:
- 加强病毒变异监测,提高测序比例和速度
- 完善医疗机构、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
- 做好疫情发展趋势分析和风险评估
随着元旦、春节临近,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可能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,专家呼吁公众继续做好个人防护,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,共同构筑免疫屏障,平稳度过疫情反弹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