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新增本土死亡8例: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深度分析
上海疫情最新通报
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,2022年4月25日0-24时,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6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319例,其中968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,675例确诊病例和15120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,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。新增本土死亡8例,平均年龄77.5岁,最小年龄62岁,最大年龄93岁,8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恶性肿瘤、严重心血管疾病(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高血压3级等)、神经系统疾病(脑出血、脑梗等)、尿毒症等严重基础疾病,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导致。
上海疫情数据分析
死亡病例详细分析
根据公开报道,上海本轮疫情中死亡病例呈现以下特点:
-
年龄分布:截至4月25日,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90例,平均年龄82.52岁,60岁以上占比98.42%,80岁以上占比70.53%
-
基础疾病情况:190例死亡病例中,仅12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,其余均未接种,除1例心源性猝死外,其余死亡原因均为基础疾病,死亡病例中合并基础疾病的比例高达98.4%,常见基础疾病包括:
- 心血管疾病(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等)占76.3%
- 神经系统疾病(脑梗、帕金森病、痴呆等)占38.9%
- 糖尿病占34.2%
- 恶性肿瘤占28.4%
- 慢性肺部疾病占23.7%
- 肾功能不全占22.6%
-
疫苗接种情况:190例死亡病例中,仅12例接种过新冠疫苗,其中3例完成加强免疫,未接种疫苗者占93.7%
上海疫情整体数据
截至4月25日24时,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:
- 本土确诊病例44842例
-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超过40万例
- 在院治疗22471例,其中重型160例,危重型19例
- 累计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超过30万例
医疗资源使用情况
上海全市现有:
- 定点医院床位约2.7万张
- 方舱医院床位约30万张
- 每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850万管以上
- 120急救电话日均接听量从疫情前的5000次左右增长至最高峰时的9万多次
典型时段数据对比
以2022年4月15日-4月25日数据为例,展示上海疫情发展态势:
日期 | 新增确诊 | 无症状转确诊 | 实际新增确诊 | 新增无症状 | 新增死亡 | 在院重症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4月15日 | 3590 | 922 | 2668 | 19923 | 11 | 139 |
4月16日 | 3238 | 1177 | 2061 | 21582 | 11 | 160 |
4月17日 | 2417 | 853 | 1564 | 19831 | 3 | 162 |
4月18日 | 3084 | 974 | 2110 | 17332 | 7 | 164 |
4月19日 | 2494 | 1040 | 1454 | 16407 | 7 | 160 |
4月20日 | 2634 | 459 | 2175 | 15861 | 8 | 139 |
4月21日 | 1931 | 143 | 1788 | 15698 | 12 | 139 |
4月22日 | 2736 | 1120 | 1616 | 20634 | 12 | 157 |
4月23日 | 1401 | 541 | 860 | 19657 | 39 | 159 |
4月24日 | 2472 | 846 | 1626 | 16983 | 51 | 160 |
4月25日 | 1661 | 968 | 693 | 15319 | 8 | 160 |
从表中可以看出:
- 新增感染者数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
- 无症状转确诊比例较高,约占总确诊病例的40-60%
- 死亡病例数量在4月23日、24日出现明显上升后回落
重点区域疫情情况
根据上海市分区疫情数据(以4月20日为例):
-
浦东新区:
- 新增确诊:842例
- 新增无症状:5123例
- 累计确诊:约1.2万例
- 累计无症状:约6.8万例
-
闵行区:
- 新增确诊:392例
- 新增无症状:2431例
- 累计确诊:约6500例
- 累计无症状:约3.2万例
-
黄浦区:
- 新增确诊:187例
- 新增无症状:1156例
- 累计确诊:约3200例
- 累计无症状:约1.8万例
-
徐汇区:
- 新增确诊:156例
- 新增无症状:987例
- 累计确诊:约2800例
- 累计无症状:约1.5万例
疫苗接种数据
截至2022年4月20日:
- 上海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5500万剂次
- 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2200万人
- 6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:
- 60-69岁:约85%
- 70-79岁:约75%
- 80岁以上:约50%
- 加强免疫接种率约60%
疫情防控措施成效
通过实施全域静态管理、大规模核酸检测、分类收治等措施,上海疫情已出现积极变化:
-
传播指数变化:
- 3月1日-3月31日:Rt值在2.0-3.0之间
- 4月1日-4月10日:Rt值降至1.5左右
- 4月11日-4月20日:Rt值进一步降至1.0以下
-
社会面清零进展:
- 4月11日社会面新增占比约13%
- 4月15日降至约7%
- 4月20日降至约3%
- 4月25日降至约1%
-
方舱医院使用率:
- 高峰时期使用率达90%以上
- 4月25日使用率降至约60%
专家分析与建议
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对上海疫情进行分析指出:
-
死亡病例特点:
- 高龄、未接种疫苗、有严重基础疾病是三大高危因素
- Omicron变异株直接导致肺炎比例较低,但会加重基础疾病
-
医疗救治重点:
- 加强老年患者早期识别和干预
- 注重多学科协作治疗基础疾病
- 提高重症救治资源使用效率
-
防控建议:
- 继续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
- 加强养老机构等脆弱人群保护
- 优化核酸检测和隔离策略
- 做好医疗资源统筹调配
上海本轮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阶段,虽然新增感染者数量呈现下降趋势,但老年人群体的保护仍面临挑战。新增本土死亡8例的数据提醒我们,在关注感染总数的同时,更要重视脆弱人群的健康防护,下一步,上海将继续坚持"动态清零"总方针,优化防控措施,加强医疗救治,特别是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保护,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死亡,公众也应继续配合防疫措施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