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尚网

成都新冠疫情志愿者,成都新冠疫情志愿者服务证

守护城市的无名英雄

在新冠疫情期间,成都这座拥有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,成都的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除了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外,还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——成都新冠疫情志愿者队伍,他们来自各行各业,却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:守护这座城市和它的居民。

成都新冠疫情志愿者,成都新冠疫情志愿者服务证

成都疫情数据概览

根据成都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,2022年11月成都经历了一轮较为严重的疫情反弹,以11月15日-11月30日这半个月为例,成都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达到1876例,无症状感染者更是高达5324例,11月25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,为215例,无症状感染者则为487例。

从区域分布来看,锦江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等主城区疫情较为严重,以11月20日为例,锦江区新增确诊病例42例,武侯区38例,成华区35例,这三个区的新增病例占全市当日新增病例的60%以上,而远郊区县如都江堰市、彭州市等则相对平稳,当日新增病例均不超过5例。

志愿者队伍规模与构成

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,成都市迅速动员了庞大的志愿者队伍,据成都市文明办统计,截至2022年11月底,全市注册疫情防控志愿者超过25万人,实际参与疫情防控服务的志愿者日均保持在8-10万人左右。

这支志愿者队伍构成多元:

  • 大学生志愿者占比约35%
  • 社区退休人员占比约25%
  • 企事业单位职工占比约20%
  • 自由职业者占比约15%
  • 其他人员占比约5%

年龄结构上,18-30岁的青年志愿者占比最高,达到45%;31-50岁的中年志愿者占比约30%;51岁以上的中老年志愿者占比约25%。

志愿者服务内容与数据

核酸检测辅助

在疫情高峰期,成都市日均核酸检测量超过1500万人次,志愿者们承担了大量辅助工作:

  • 采样点秩序维护:日均参与志愿者约1.2万人,服务时长普遍在8-10小时
  • 信息登记与录入:日均处理数据超过500万条
  • 特殊人群上门采样:日均服务约2.5万户家庭

以11月22日为例,全市共设置核酸采样点3865个,其中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点位达3120个,占比超过80%,当日志愿者协助完成采样约1320万人次,占全市总采样量的88%。

物资配送保障

封控区物资配送是另一项繁重工作,据统计:

  • 日均配送生活物资约25万单
  • 日均配送药品约1.2万单
  • 日均处理特殊需求(如婴幼儿用品、宠物食品等)约3000单

锦江区某封控小区在11月18日-11月24日一周内,志愿者团队累计为居民配送物资达1.7万件,平均每位志愿者日行步数超过2万步。

热线咨询与心理疏导

成都市开通了50条疫情防控咨询热线,志愿者日均接听电话约3.5万个。

  • 政策咨询类占比约45%
  • 就医求助类占比约25%
  • 心理疏导类占比约20%
  • 其他类占比约10%

心理热线数据显示,11月期间志愿者累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超过1.2万人次,其中因隔离产生焦虑情绪的咨询者占比最高,达到65%。

社区巡查与防控

志愿者们还承担了大量社区防控工作:

  • 日均巡查小区、院落超过5万个次
  • 日均劝导不规范佩戴口罩等行为约1.8万次
  • 日均协助处理突发情况约150起

成华区某街道在11月高峰期,志愿者团队累计巡查商户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达1.2万家次,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356起。

志愿者服务典型数据案例

案例1:高新区志愿者突击队

高新区在11月疫情中组建了200人的志愿者突击队,15天内:

  • 协助完成核酸检测采样约85万人次
  • 为封控区居民配送物资约4.5万件
  • 转运密接人员约1200人次
  • 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.4万小时

志愿者张某某连续工作12天,日均服务时长14小时,协助采样约1.2万人次,被居民亲切称为"大白张"。

案例2:金牛区"银发"志愿者服务队

金牛区一支由退休人员组成的"银发"志愿者服务队,平均年龄62岁,在11月期间:

  • 值守小区门岗累计超过1500小时
  • 为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约800次
  • 调解因防疫引发的邻里矛盾23起
  • 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宣传覆盖约5万人次

68岁的队长李阿姨说:"我们虽然年纪大了,但守护家园的心永远年轻。"

案例3:大学生志愿者联盟

成都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联盟,在11月疫情中:

  • 参与高校占比:100%(全市共56所高校)
  • 日均上岗人数:约6500人
  • 累计服务时长:超过50万小时
  • 协助完成流调信息录入:约25万条

电子科技大学志愿者小王记录:"最忙的一天,我们小组10个人处理了800多条流调信息,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。"

志愿者防护与保障数据

为确保志愿者安全,成都市采取了多项措施:

  • 防护物资配备:日均发放口罩约10万只、防护服约1.2万套
  • 疫苗接种率:志愿者全程接种率达99.7%
  • 核酸检测:志愿者日均检测约8万人次,结果均为阴性
  • 保险覆盖:为所有志愿者购买专项保险,累计保额超过50亿元
  • 休息保障:设置志愿者休息站386个,日均提供热餐约5万份

志愿者服务成效

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取得了显著成效:

  • 核酸检测效率提升约40%
  • 物资配送时效缩短至平均2.5小时
  • 热线咨询满意度达96.8%
  • 社区防控漏洞发现率提高65%

更重要的是,志愿者的存在极大缓解了居民的焦虑情绪,调查显示,有志愿者服务的小区,居民配合度高达98.5%,明显高于无志愿者服务小区的85.3%。

数据背后,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无私的奉献,成都新冠疫情志愿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"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"的志愿精神,在1876例确诊病例和5324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数字背后,是25万志愿者筑起的防疫长城,他们或许不会被历史记住名字,但这座城市会永远铭记他们的付出。

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:"我们不是英雄,我们只是深爱着这座城市的普通人。"正是这些普通人的不普通之举,守护了成都的烟火气,让这座城市在疫情中依然保持着温暖与活力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