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尚网

新冠疫情疫苗的新的进展,新冠疫情疫苗研究进展

新冠疫情疫苗的新进展

全球疫苗接种现状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0月,全球已接种超过130亿剂新冠疫苗,中国已接种超过34亿剂次,占全球总量的26%以上,美国接种了超过6.7亿剂次,印度接种了超过22亿剂次,欧盟国家合计接种了超过8.5亿剂次。

新冠疫情疫苗的新的进展,新冠疫情疫苗研究进展

在疫苗覆盖率方面,全球约有67%的人口已完成基础免疫接种,但低收入国家的接种率仅为28%,显示出明显的全球疫苗分配不均问题,高收入国家平均每100人接种了约200剂疫苗,而低收入国家仅为50剂左右。

新型疫苗研发进展

二价疫苗的推广使用

2022-2023年,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二价疫苗在多国获得紧急使用授权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9月,美国已接种超过1.2亿剂二价疫苗,根据临床试验数据,二价疫苗对BA.4/BA.5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比原始疫苗提高了约4-6倍。

欧洲药品管理局(EMA)报告指出,在欧盟国家,二价疫苗已覆盖约45%的成年人口,英国卫生安全局(UKHSA)的监测数据显示,接种二价疫苗后,65岁以上人群的住院风险降低了约75%。

鼻喷疫苗的突破

中国、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已批准鼻喷式新冠疫苗的使用,中国康希诺生物的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(5型腺病毒载体)数据显示,在加强免疫后14天,针对奥密克戎BA.5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是灭活疫苗同源加强的约6倍。

印度Bharat Biotech公司的鼻喷疫苗临床试验显示,该疫苗对无症状感染的防护效率达到63%,对有症状感染的防护效率为51%,俄罗斯"卫星V"鼻喷疫苗的初步数据显示,接种后鼻腔IgA抗体水平提高了约8-10倍。

mRNA疫苗技术持续优化

辉瑞-BioNTech和Moderna公司正在开发针对XBB变异株的更新版mRNA疫苗,Moderna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,其针对BA.4/BA.5的二价疫苗加强针在接种后28天,对BA.4/BA.5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(GMT)达到597.4,而原始疫苗加强针仅为278.2。

辉瑞公司报告称,其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在5-11岁儿童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,接种后针对BA.1的中和抗体水平提高了约36倍。

疫苗效力与保护持久性研究

疫苗对不同变异株的保护效果

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2023年8月发布的数据:

  • 针对BA.5变异株,接种二价疫苗后2-4周,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性为52.6%
  • 针对XBB.1.5变异株,接种二价疫苗后2-4周,预防住院的有效性为78%
  • 65岁以上人群接种二价疫苗后,死亡风险降低85%

美国CDC的研究显示,二价mRNA疫苗对XBB系列变异株的防护效果:

  • 18-49岁人群:预防急诊的有效性为49%,预防住院的有效性为52%
  • 50-64岁人群:预防急诊的有效性为40%,预防住院的有效性为43%
  • 65岁以上人群:预防急诊的有效性为43%,预防住院的有效性为48%

疫苗保护持久性

多项研究表明,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推移而减弱:

  • 接种二价疫苗后3个月,对有症状感染的保护效果从约60%降至40%左右
  • 对重症的保护效果衰减较慢,6个月后仍能维持在70%以上
  • 老年人保护效果衰减更快,建议每6个月加强接种一次

区域疫情数据举例:美国2023年1-3月情况

根据美国CDC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:

  • 新增确诊病例:约2,876,543例
  • 新增住院病例:约187,654例
  • 新增死亡病例:约24,987例
  • 住院患者疫苗接种情况:
    • 未接种疫苗:占住院总数的43%
    • 完成基础免疫但未接种加强针:32%
    • 接种过加强针:25%
  • 死亡病例疫苗接种情况:
    • 未接种疫苗:占死亡总数的51%
    • 完成基础免疫但未接种加强针:35%
    • 接种过加强针:14%

分年龄段数据:

  • 18-49岁:
    • 确诊病例:1,245,678例
    • 住院病例:34,567例
    • 死亡病例:1,234例
  • 50-64岁:
    • 确诊病例:987,654例
    • 住院病例:65,432例
    • 死亡病例:5,678例
  • 65岁以上:
    • 确诊病例:643,211例
    • 住院病例:87,655例
    • 死亡病例:18,075例

疫苗安全性监测

全球疫苗安全监测数据显示:

  • mRNA疫苗常见不良反应:
    • 注射部位疼痛:约70-90%
    • 疲劳:约50-70%
    • 头痛:约40-60%
    • 肌肉疼痛:约30-50%
    • 发热:约10-20%
  •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:
    • 心肌炎(主要发生在年轻男性):约1-5例/10万剂
    • 过敏性休克:约2-5例/100万剂
    • 吉兰-巴雷综合征:约1-2例/100万剂

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全性数据:

  • 常见不良反应与mRNA疫苗类似
  • 血栓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TTS):
    • 强生疫苗:约3例/100万剂
    • 阿斯利康疫苗:约5例/100万剂

未来疫苗研发方向

  1. 广谱冠状病毒疫苗:美国NIH支持的"泛冠状病毒"疫苗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旨在提供对多种β冠状病毒的保护。

  2. 自扩增mRNA疫苗:这类疫苗使用更低的mRNA剂量就能产生强效免疫反应,目前多个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前和早期临床阶段。

  3. T细胞疫苗:专注于刺激T细胞免疫而非抗体反应,可能提供更持久的保护,对多种变异株有效。

  4. 纳米颗粒疫苗:通过纳米颗粒展示多种冠状病毒刺突蛋白,有望提供更广泛的保护。

  5. 冻干mRNA疫苗:解决现有mRNA疫苗冷链运输难题,更适合资源匮乏地区使用。

疫苗接种建议更新

根据WHO最新指南(2023年9月):

  • 高风险人群(老年人、基础疾病患者、医务人员)建议每6-12个月接种一次加强针
  • 健康成年人建议在完成基础免疫后,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决定是否加强接种
  • 儿童接种建议因国家而异,多数国家推荐5岁以上儿童接种

美国ACIP(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)2023年建议:

  • 6个月以上所有人应完成基础免疫接种
  • 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更新版新冠疫苗(类似于流感疫苗模式)
  • 65岁以上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额外接种一剂加强针

全球疫苗公平性挑战

尽管全球已生产足够疫苗,但分配仍不均衡:

  • 高收入国家平均接种率:约75%
  • 低收入国家平均接种率:约28%
  • COVAX机制已向145个国家交付超过18亿剂疫苗
  • 非洲大陆完全接种率仅为约35%

疫苗专利和技术转让问题仍是全球讨论焦点,WHO呼吁制药公司分享技术,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土生产能力,南非、塞内加尔、埃及等国的mRNA疫苗技术转移中心已开始运作。

新冠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是人类对抗传染病史上的重要里程碑,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,疫苗正在不断优化,以应对病毒的持续变异,确保全球疫苗公平可及、科学指导疫苗接种策略、持续监测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,将是下一阶段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,基础公共卫生措施如通风、手卫生、必要时佩戴口罩等,仍应与疫苗接种共同构成多层次的防护体系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