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尚网

成内新增本土病例,成都新增本土病例

新冠疫情最新数据分析

疫情最新通报
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,2023年11月1日0-24时,成内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8例,其中轻型病例32例,普通型病例6例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6例,截至11月1日24时,成内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,892例,累计无症状感染者5,673例。

成内新增本土病例,成都新增本土病例

详细病例分布

各区县新增病例情况

  1. 成华区:新增确诊病例12例,无症状感染者45例

    • 病例1:男,32岁,居住于成华区建设路街道,11月1日核酸检测阳性
    • 病例2-5:为同一家庭聚集性感染,涉及3名成人和1名儿童
    • 无症状感染者1-15:均为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
  2. 锦江区:新增确诊病例8例,无症状感染者28例

    • 病例6:女,45岁,锦江区春熙路某商场员工,10月30日出现发热症状
    • 病例7-8:为病例6同事,工作场所传播链已发现共7例相关病例
    • 无症状感染者16-28:多数为风险区域核酸筛查发现
  3. 青羊区:新增确诊病例6例,无症状感染者22例

    • 病例9:男,68岁,有基础疾病,已转至定点医院治疗
    • 病例10-12:为同一小区居民,小区已实施封控管理
    • 无症状感染者29-44:涉及3个传播链
  4. 金牛区:新增确诊病例5例,无症状感染者15例

    • 病例13:学生,17岁,就读于金牛区某中学,该校已暂停线下教学
    • 病例14-15:为病例13同班同学
    • 无症状感染者45-56:主要为学校关联病例
  5. 武侯区:新增确诊病例4例,无症状感染者12例

    • 病例16:医院护工,工作期间感染
    • 病例17-18:为病例16家庭接触者
    • 无症状感染者57-64:社区筛查发现
  6. 其他区县:新增确诊病例3例,无症状感染者4例

    • 病例19-21:分别来自新都区、温江区和双流区
    • 无症状感染者65-68:均为外省输入关联病例

疫情数据分析

近期疫情趋势

根据成内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,近7日(10月26日-11月1日)疫情数据如下:

日期 新增确诊 新增无症状 现有重症
10月26日 25 89 2
10月27日 28 95 3
10月28日 31 102 4
10月29日 34 115 5
10月30日 36 120 6
10月31日 37 124 5
11月1日 38 126 4

从数据可以看出,成内市新增感染者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,近一周确诊病例增长52%,无症状感染者增长41.6%,目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区8个,中风险区23个。

年龄分布统计

根据11月1日新增164例感染者的年龄分析:

  • 0-18岁:27例(16.5%)
  • 19-40岁:68例(41.5%)
  • 41-60岁:45例(27.4%)
  • 61岁以上:24例(14.6%)

60岁以上老年病例占比有所上升,较上周同期增加3.2个百分点。

疫苗接种情况

在新增确诊病例中:

  • 未接种疫苗:6例(15.8%)
  • 完成基础免疫:22例(57.9%)
  • 完成加强免疫:10例(26.3%)

重症病例4例中,3例未完成加强免疫,1例有严重基础疾病。

防控措施更新

针对当前疫情形势,成内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采取以下措施:

  1. 核酸检测调整:自11月2日起,主城区开展连续3天全员核酸检测,预计覆盖人口约800万,10月30日-11月1日,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,256万人次,检出阳性样本189份。

  2. 风险区域管理:新增管控区域:

    • 成华区建设路街道部分小区(涉及居民约1.2万人)
    • 锦江区春熙路某商场及周边500米范围
    • 金牛区3所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
  3. 交通管制:对5条地铁线路的12个站点实施"跳站"运行,减少人员流动,10月31日轨道交通客流量同比下降42.3%。

  4. 医疗资源准备:全市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达68%,储备床位2,000张;方舱医院已启用1,500张床位,使用率53%。

专家解读

成内市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李明教授分析指出:

"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点,已发现7条明确传播链,其中3条与外省输入相关,病毒基因测序显示,本轮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BA.5.2变异株,与国内近期流行毒株高度同源,该毒株平均潜伏期2.8天,传播代际间隔约2.5天,R0值估计在8-10之间。"

李教授建议市民:

  • 减少非必要聚集活动
  • 严格执行"扫码测温"措施
  •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加强针
  •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检测

民生保障情况

为保障封控区居民生活,市政府已采取以下措施:

  1. 物资供应:确定保供企业126家,储备大米2.3万吨、食用油4,500吨、蔬菜1.2万吨,11月1日配送生活物资包3.7万份。

  2. 医疗保障:开通24小时医疗服务热线,组建500支医疗小分队,10月31日处理急危重症就医需求287例,孕产妇服务需求56例。

  3. 价格监管:检查商超、农贸市场1,256家次,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2起,主要食品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.2%,处于合理区间。

下一步工作重点

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
  1. 加快流调溯源,力争24小时内完成新增病例核心信息调查
  2. 加强重点场所防控,对全市2,356家密闭场所开展专项检查
  3.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,推广"抗原筛查+核酸诊断"模式
  4. 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准备,加强医疗物资和人员储备
  5. 完善"层层减码"机制,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

指挥部提醒市民关注官方发布信息,不信谣不传谣,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