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尚网

新冠疫情企业带来的问题,新冠疫情企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

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问题

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发以来,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,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单元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本文将详细分析疫情对企业运营的多方面影响,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实际冲击。

新冠疫情企业带来的问题,新冠疫情企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

供应链中断与生产停滞

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严重中断,以中国为例,2020年2月疫情高峰期,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骤降至35.7%,远低于50%的荣枯线,创历史新低,生产指数仅为27.8%,新订单指数为29.3%,表明制造业活动几乎陷入停滞。

具体到地区数据,2020年1-2月,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6.2%,全省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,有40个行业增加值下降,汽车制造业下降55.8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44.9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41.9%。

全球范围内,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(UNCTAD)数据,2020年全球贸易额下降9%,其中第二季度下降幅度最大,达到19%,汽车行业受影响尤为严重,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下降16%,约减少1500万辆。

消费需求锐减与营收下降

疫情导致消费者支出大幅减少,2020年第一季度,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.0%,其中餐饮收入下降44.3%,商品零售下降15.8%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中,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2.2%,金银珠宝类下降37.7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9.7%。

美国情况同样严峻,2020年4月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4.7%,创历史最大单月跌幅,餐饮服务场所销售额下降29.5%,服装及服饰配件商店下降78.8%,家具家居商店下降58.7%。

具体到企业案例,波音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下降25%至118亿美元,净亏损23.95亿美元;迪士尼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下降42%至117.8亿美元,公园、体验和产品部门营收下降85%;万豪国际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下降72.4%至14.6亿美元,净亏损2.34亿美元。

劳动力短缺与用工成本上升

疫情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,2020年2月,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.2%,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.7%,美国2020年4月失业率飙升至14.7%,创二战以来最高纪录,非农就业人数减少2050万人。

具体行业数据显示,2020年4月美国休闲和酒店业就业人数减少770万,教育和保健服务业减少250万,专业和商业服务减少210万,零售贸易减少210万。

企业用工成本也大幅上升,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,2020年第二季度,美国私营部门劳动力成本上升5.7%,其中工资和薪金上升6.5%,福利成本上升3.5%,医疗保健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尤为明显,达到8.3%。

现金流紧张与债务风险

疫情导致企业现金流普遍紧张,根据中国央行数据,2020年第一季度末,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天,同比增加14.3天;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3.1天,同比增加5.5天。

美国企业债务在疫情期间急剧攀升,2020年第二季度,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增长14.3%至16.8万亿美元,占GDP比重达到89.3%,创历史新高,投资级债券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1.1万亿美元,高收益债券发行量达到4350亿美元。

具体企业案例中,美国航空2020年第二季度末总债务达到410亿美元,较2019年底增加近100亿美元;埃克森美孚2020年上半年债务增加231亿美元至698亿美元;福特汽车2020年第二季度末总债务达到1540亿美元,较2019年底增加240亿美元。

行业差异与不均衡影响

不同行业受疫情影响差异显著,2020年上半年,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5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.7%,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.8%,汽车制造业下降5.9%,纺织业下降7.8%。

美国情况类似,2020年第二季度,信息技术行业GDP仅下降1.3%,金融保险业下降3.9%,而艺术、娱乐和休闲行业下降42.2%,住宿和餐饮服务业下降41.8%,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下降27.6%。

具体到企业表现,亚马逊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增长40%至889亿美元,净利润增长100%至52亿美元;Netflix新增付费用户1009万,远超预期的826万;Zoom营收增长355%至6.635亿美元,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美国航空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下降86.4%至16亿美元,净亏损21亿美元;梅西百货营收下降45%至30.2亿美元,净亏损4.31亿美元。

数字化转型加速与商业模式创新

疫情迫使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,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,2020年上半年,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9.1万亿元,占GDP比重提升至38.6%,远程办公需求激增,2020年2月,中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到3.81亿,较2019年底增长91.2%。

电子商务迎来爆发式增长,2020年上半年,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.3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5.2%,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44.5%,占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6.1%,创历史新高。

具体企业案例中,阿里巴巴2021财年第一季度(2020年4-6月)营收增长34%至1537.5亿元人民币,其中国内零售商业收入增长34%至1013.2亿元;沃尔玛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97%,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74%;Shopify2020年第二季度营收增长97%至7.143亿美元,总交易额增长119%至301亿美元。

政策支持与企业应对

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企业渡过难关,中国推出减税降费、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,2020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.5万亿元,美国推出2.2万亿美元CARES法案,其中3490亿美元用于小企业贷款计划(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)。

企业也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危机,根据麦肯锡2020年4月调查,全球58%的企业已冻结招聘,33%的企业已实施减薪,28%的企业已裁员,62%的企业加速了数字化转型,45%的企业调整了供应链策略。

具体到行业应对,航空业大幅削减运力,2020年4月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下降94.3%;酒店业实施严格卫生措施,万豪推出"全球清洁理事会"计划;零售业转向线上销售,梅西百货2020年第二季度数字销售额增长53%。

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、深层次的,从供应链到市场需求,从劳动力到现金流,不同行业面临不同挑战,数据清晰地展示了疫情冲击的严重程度,也揭示了企业应对危机的多样策略,随着疫苗接种推进和经济逐步复苏,企业需要在后疫情时代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和风险管理策略,以增强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