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敬抗疫英雄,回顾抗疫历程
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,给全球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无数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和普通民众挺身而出,用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,为表彰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,各地纷纷召开"新冠疫情表彰大会",总结抗疫经验,弘扬抗疫精神,本文将结合具体数据,回顾新冠疫情期间的抗疫历程。
新冠疫情数据回顾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,以2022年1月至3月这一波疫情为例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。上海市在2022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,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,563例,无症状感染者38,096例;吉林省同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,455例,无症状感染者19,426例;广东省同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,024例,无症状感染者5,678例。
具体到每日新增数据,2022年3月28日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,299例,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2例,本土病例1,257例(吉林1,086例,上海96例,山东12例,辽宁10例,广东8例,天津7例,福建7例,河北6例,黑龙江5例,浙江4例,山西3例,江苏3例,河南3例,湖南3例,陕西3例,安徽2例,北京1例)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,148例,其中境外输入140例,本土4,008例(上海4,381例,吉林907例,福建179例,河北144例,辽宁112例,山东108例,江苏35例,江西28例,广东17例,安徽15例,云南12例,山西11例,黑龙江9例,河南9例,广西8例,陕西7例,浙江5例,湖北4例,内蒙古3例,天津2例,湖南2例,海南2例,重庆2例,四川2例,贵州2例)。
从年龄分布来看,确诊病例中,18岁以下占5%,18-59岁占3%,60岁及以上占2%;无症状感染者中,18岁以下占7%,18-59岁占2%,60岁及以上占1%,从临床分型看,轻型病例占6%,普通型占3%,重型占8%,危重型占3%。
医疗资源投入与救治情况
面对疫情,全国各地迅速调集医疗资源投入抗疫一线,以吉林省为例,在2022年3月疫情高峰期,全省共设置定点医院48家,床位12,560张;方舱医院12家,床位22,380张;累计投入医护人员2万人次,全省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亿人次,单日最大检测量达到580万人次。
上海市在2022年3月至5月疫情期间,累计建设方舱医院100余个,床位总数超过16万张;全市核酸检测能力从每日100万管提升至850万管;累计投入医护人员38万人次,其中外省市支援医护人员5万余人次,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亿人次,抗原检测5亿人次。
在患者救治方面,全国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5%以上,重症、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超过85%,以广东省为例,2022年1月至3月期间收治的1,024例确诊病例中,治愈出院982例,治愈率达9%;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5,432例,占比7%;重症病例18例,治愈15例,治愈率3%;无死亡病例报告。
疫苗接种与防控措施数据
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屏障,截至2022年3月底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亿剂次,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达4亿人,全程接种率超过88%;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人数达9亿人,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人,完成全程接种1亿人,覆盖率分别达3%和8%。
在防控措施方面,全国共划定高风险地区126个,中风险地区1,028个;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50万人次,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280万人;累计消毒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,各地累计发放防疫物资:口罩45亿只,防护服2亿套,核酸检测试剂8亿人份,抗原检测试剂6亿人份。
抗疫英雄表彰情况
在各地召开的"新冠疫情表彰大会"上,共有1,500个集体和3,000名个人受到表彰,医疗卫生系统占65%,基层社区工作者占20%,公安干警占8%,志愿者占5%,其他行业占2%。
以北京市为例,在2022年召开的抗疫表彰大会上,共表彰先进集体200个,先进个人400名,医护人员260名,社区工作者80名,公安干警30名,志愿者20名,其他行业10名,年龄分布上,30岁以下占25%,30-50岁占60%,50岁以上占15%。
湖北省在抗疫表彰中,共表彰先进集体300个,先进个人600名,援鄂医疗队成员占40%,本省医护人员占35%,社区工作者占15%,志愿者占7%,其他占3%,有50名表彰对象在抗疫期间因公殉职,被追授荣誉称号。
抗疫经验与未来展望
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,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,全国疫情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,大部分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以2022年4月数据为例,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从高峰期的每日2,000余例下降至每日500例以下;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从每日20,000余例下降至每日5,000例以下。
疫情防控的经验表明,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的"四早"原则至关重要,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从发现到转运隔离的平均时间从疫情初期的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;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;风险区域划定和管控在6小时内完成。
疫情防控工作将更加注重科学精准,不断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、精准性,疫苗接种率目标为90%以上,特别是老年人接种率要达到85%以上,核酸检测能力将保持在每日1,000万管,并建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,医疗救治能力方面,确保每百万人口定点医院床位不少于200张,ICU床位不少于40张。
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不仅是对抗疫英雄的礼赞,更是对抗疫精神的弘扬,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中,无数人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,用数据证明了效率与成果,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,传承抗疫精神,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